1939年毛泽东写作并发表了《纪念白求恩》(原题《学习白求恩》)一文,当年在延安就得到空前反响,之后,该文收入《毛泽东选集》。
在60年代初期学习毛泽东著作高潮中,这篇文章也受人瞩目,文章中一些话语曾经是青年人自我励志的经典。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篇文章被列入“老三篇”,不光在中国民众中广泛阅读,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受到外国读者的推崇。
“白求恩”三个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标志性符号,即使奉行西方价值理念的人也把白求恩精神作为良好职业操守的标杆。而这一切,都基于毛泽东写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我们把目光移回76年前,搜寻一下毛泽东写作这篇文章前后的故事。
毛泽东与白求恩彻夜长谈
白求恩于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09年入多伦多大学学医,1916年毕业后,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很快就在胸外科享有盛誉。1935年11月他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并将目光投放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解放斗争中。他放弃在加拿大可以获得的优厚待遇和生活条件,不避艰险,不怕艰苦,不计报酬,无私地投身人类进步事业。
1936年白求恩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冒着枪林弹雨支援西班牙共和军进行马德里保卫战,抗击法西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于1938年1月8日来到中国,同年3月,到达延安。
让白求恩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到延安,毛泽东就接见了他。白求恩走进毛泽东所住的窑洞,毛泽东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走上前和他热烈握手,问候他。毛泽东随和地让座,亲自为他倒茶。白求恩从贴胸的衣袋里掏出党证,郑重地交给毛泽东。毛泽东双手接过党证,亲切地点点头。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证明书,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一颗火热的心!
在尤恩翻译下,二人愉快交谈。毛泽东询问了白求恩在西班牙的经历,称赞白求恩为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话题转回中国时,毛泽东介绍了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抗战的意义和形势。很快,他们的话题就进入八路军前线在医疗方面的需要。
白求恩向毛泽东坦率地讲了他一路上想好的医疗计划:在延安成立一个战时模范医院,但白求恩表示,建立这个医院后,他本人不待在医院里,他还要利用他带来的一批医疗器械组织战地医疗队,自己亲自率领这个医疗队到前线去,就近医治照顾重伤员。毛泽东对他提出的计划很感兴趣,表示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当即决定由白求恩组织中国第一个战地医疗队,并由他带队去共产党的抗战前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白求恩大夫在雁宿崖、黄土岭歼灭战前线,为八路军伤员施行急救手术。
毛泽东这次和白求恩谈话,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是白求恩与毛泽东唯一的一次见面会谈。毛泽东通过这次谈话,了解了白求恩的信仰、品格,对白求恩有非常好的印象。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与伟人形象也给白求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在自己写的书中这样记述:毛泽东“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白求恩以身殉职毛泽东十分悲痛
1938年4月24日,白求恩和加拿大医生查理·布德一起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6月17日,白求恩等到达五台山,会见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聂荣臻支持下,白求恩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模范医院后,立即带着战地医疗队上前线,为作战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治病。
1939年10月,日寇向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冬季扫荡”,白求恩带领战地医疗队赶赴涞源北部摩天岭前线。10月28日,在一次紧张的战地手术中,白求恩左手被手术刀划破。他简单包扎一下,仍然投入工作。11月1日,他带伤给一位患颈部丹毒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就在他为伤员做纵横切刀时,手套被划破,伤员身上的细菌侵入白求恩受伤的左手中指,很快发展到肺部,继而扩展到全身。尽管白求恩已经病得很重,但他仍然坚持工作。
11月5日,一阵隐约的炮声从窗外传来,白求恩不顾大家的劝阻,带着越来越恶化的伤病,迎着漫天的大雪,向前线出发了。途中,当白求恩看到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时,连声责备自己:“来迟了,来迟了!”这时他的体温已经高达三十九度六。伤员源源不断地从前线送来了,白求恩强撑着要去做手术。突然,他一下子栽倒了。他吃力地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凡是有……头部、胸部和腹部受伤的伤员,一定……要叫我来做。”白求恩再也站不起来……医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白求恩,终因病毒进入他的血液,转为败血症,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垂危。